上市公司
-
剛剛!美團“破發”,市值已暴跌80%
1月17日,港股美團大跌6.97%,報68.75港元/股,已跌破上市發行價69港元/股,創四年來新低。 -
美團跌破發行價,市值較巔峰蒸發80%(附此前有關王興想法的一篇文章)
1月17日,港股美團大跌6.97%,報68.75港元/股,已跌破發行價(上市發行價69港元),創四年來新低,當前總市值為3947億港元,較巔峰時期的2.6萬億港元跌去八成以上。 -
手回科技沖刺港交所上市:旗下公司多次被處罰,董事長、CEO光耀同責
1月12日,深圳手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手回科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華泰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
紅星美凱龍面臨債務難題,資產證券化產品能否發行仍存疑
2023年12月25日,上海交易所披露,中信證券-建發-紅星美凱龍上海全球家居1號店南館項目已經獲得反饋更新,計劃發行總額為人民幣36.41億元。 -
一年賣100萬臺投影儀,“卷”出海內外的極米科技憑什么?
京東電器發布的《年輕人潮流電器新品報告》顯示。近幾年,智能投影儀憑借便捷、小巧、易攜帶等優勢,逐漸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 -
思創醫惠: 2020年虛增利潤8394.14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67%
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認定,思創醫惠2019年、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
vivo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早在2014年,vivo就布局出海,10年沉浮,如今依然卻在海外市場進退兩難。CEO鋃鐺入獄、員工涉嫌洗錢也被逮捕,掙扎10年,vivo為何還找不到全球化生存之道? -
美好50系列:?南網儲能,公司價值是否被低估了?
2022年9月28日,隨著“鐺”的鑼聲響徹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廳,我國首個主營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的上市公司——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網儲能”)在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后正式登陸A股市場。 -
國藥股份:以日本為參考,醫藥流通行業的經營邏輯大揭秘
醫藥流通是醫藥供應鏈的重要環節,也是醫藥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之一。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藥品的質量、安全、價格和供應,關系著民眾的健康和醫療保障。 -
又一家汽車金融公司出海落地
最新消息顯示,2023年11月8日,吉利汽車實現了吉利汽車金融服務(Geely Finance Services)在海外的落地,而落地國家為位于中北美洲的墨西哥。 -
欠債780億,“養豬一哥”牧原股份豪賭“豬周期”?
1月10日,牧原股份公告稱,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年累計新增借款金額占2022年末凈資產的21.24%。在豬肉價格持續低迷的當下,穩坐“養豬一哥”寶座的牧原股份(002714.SZ)繼續大舉借錢。 -
抓TikTok時代機遇,這3大原則可以吃透“人與平臺”
前兩天,彭博社的一篇報道,把TikTok的“時代機遇”熱度又往前拱了一波。這篇報道中提到了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數據:TikTok預計今年在美國的電商業務規模將擴大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