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鏑 | “特斯拉中國”還是“特斯拉”嗎?
-
收藏
0
作者 | 武雯婧
圖源 | 網絡
“容”是中國文化中的寬厚所在,中國消費者對科技行業不停自我完善過程,一貫表現出充分的耐心和“容錯”的胸懷,但這不意味著沒有底線的“容忍”。當產品質量問題疊加不真誠的回應態度反復出現時,“特斯拉中國”因產量和質量的“兩難抉擇”而油滑“甩鍋”的操作手法,無異于“飲鴆止渴”,更是對埃隆·馬斯克先生最新談論的“下一個顛覆性創新”觀念的不負責任。
3月20日,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先生圍繞“下一個顛覆性創新”的主題,暢談了數據安全、人工智能、科技教育、太空探索等相關話題,再次贏得了新一波“Z世代”的流量關注。
作為科技領域的領軍翹楚,馬斯克先生獲得許多人的好感或尊重,原因就在于他致力于“科技推動人類文明”的熱忱及情懷,也始終踐行著“科技向善”的發展理念。
然而,互聯網上因車主維權引發的“‘特斯拉中國’還是‘特斯拉’嗎?”的話題討論,讓“特斯拉中國”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每一個偉大品牌都有一個宏偉的愿景,特斯拉也不例外。
2003年,不同于美國其他的汽車制造公司,這家企業誕生于高科技與互聯網產業密集的硅谷,努力讓“科技創新改變人類生活方式”,還以致敬的名義,把品牌名稱注冊為“特斯拉”,那是交流電機的發明者,因畢生為人類科技進步做出巨大貢獻而令后世科學家敬仰的著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
與尼古拉·特斯拉一樣,用“志在科技的星辰大海”來形容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也極為貼切。他所擁有的特斯拉和SpaceX兩家高科技公司,一家代表了當今最有現實意義的電動車技術,試圖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問題;另一家則面向浩瀚的宇宙深空,不停推進人類移民火星的夢想。
“實現汽車純電化、建造超級充電樁、提供地下立體隧道方案、外太空探索......”馬斯克既是夢想家,也是實干派,他提出的一系列想法無一不是在為解決困擾人類已久的難題上下功夫。在馬斯克的帶領下,特斯拉能在20年間發展至今天的規模,打破“底特律巨頭”的造車神話,就是因為做了很多“下一個顛覆性創新”的事情。
特斯拉是無可爭議的全球電動車第一品牌,代表著環保、科技和時尚。
但從2018年進入中國以來,“特斯拉中國”在企業社會責任感方面招致的非議從未間斷。2020年,特斯拉在中國銷量超過14萬輛,成為全球市場的主要增長點,但隨著近年來“減配門”“異常加速門”“失控門”的門門相扣,讓“甩鍋操作”成為“特斯拉中國”解決問題的慣用手法。
這一切的一切,正使那面曾經鐫刻著“科技向善”的金字招牌逐漸黯淡。在提高產能、擴大銷量的路上一路高歌猛進的“特斯拉中國”,卻因將企業的初心使命拋諸腦后,令消費者無不在嘆息中扼腕。
中國人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中國的消費者也絕非沒有對科技產品日漸完善的容錯胸懷,“容”原本就是中國文化中的寬厚所在,但“容錯”不意味著沒有底線的忍讓,當產品質量問題疊加不真誠回應態度反復出現時,最終傷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耐心、情感,更是對特斯拉品牌生命力的無謂消耗。
“特斯拉中國”應該明白,質疑的聲音本身并不會讓特斯拉一病不起,消極怠慢和甩鍋的態度才是侵蝕品牌形象的“毒丸”。產量與質量,原本就是所有企業在發展中都要解決的辯證題,莫要讓“特斯拉中國”忘卻了“特斯拉”的初心使命。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比亞迪最新技術Get!2025款海豹、海豹07DM-i煥新上市,產品實力全面躍升
8月8日,比亞迪海洋網“雙豹”齊發,2025款海豹、海豹07DM-i正式上市。日本人不買特斯拉,馬斯克很生氣!
近日,據彭博社報道,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在今天早些時候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現了自己對特斯拉在日本市場銷量低迷的惱火情緒。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
共26篇文章
創新 聚合 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