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被打擊的降維
-
收藏
0
作者 | 逸林
來源 | 產業科技
從背背佳、好記星、8848到小罐茶,杜國楹的創業故事慢慢講到年輕人身上。相比其他客群,口味挑剔的年輕人不再輕易為連續創業者杜國楹的新故事買單。
作為杜國楹寄予厚望的創業項目,小罐茶的高端路線正被市場教育,用力過猛的包裝打法,也被消費者糾正。如今的小罐茶,從高端走向多元,向年輕人服軟,戰略也變得更加審慎。
小罐茶跌下云端背后,其營銷驅動的熱度消退,增長乏力的可持續性存疑。如果小罐茶不能取悅年輕人,等待它的遠不止經營上的不確定性,還有品牌認知異化。
創立于2014年的小罐茶,于2016年7月正式上市售賣,在“一罐一泡”“整合八大名茶”“古法技藝”“大師制作”等加持下迅速席卷全國,2018年零售額達20億元。
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套路,杜國楹在小罐茶的定位上,也選擇了商務和高端的調性。小罐茶面向高消費人群,喊出“重新定義了茶葉消費體驗”口號,不露聲色地展露茶文化背后的社交價值,迎合永不滿足的虛榮感,將高端茶葉市場收入囊中。
在渠道上,小罐茶積極拓展線下渠道資源,2015年小罐茶在重慶、濟南、北京開設試點門店,邀請蘋果體驗店御用設計師Tim Kobe設計,通過豪華商圈中心開設實體店鋪提供更具場景化的消費體驗。
線上營銷。小罐茶上市售賣后,席卷央視黃金時段,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宣傳力度碾壓同品類產品,利用央視權威性和公信力背書,實現知名度爆炸式提升,快速打開全國市場。
迷失高端化。通過鋪天蓋地的營銷,與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組合,小罐茶從眾多茶葉品牌中脫穎而出,也為后續“言過其實”的虛假宣傳翻車埋下伏筆。
一炮而紅后,小罐茶遭遇大師制茶風波,飽受輿論質疑,影響茶產品口碑與品牌形象。同時,線下門店遭遇疫情困擾,銷售終端營業額受到損失,小罐茶高端化道路不順。
為了拓寬創收路徑,小罐茶一改往日高端形象,將目光轉向多元化,下沉中低端市場尋求增量,面向年輕人推出平價版原葉茶,但在竹葉青等傳統茶企以及喜茶等茶飲圍攻下,市場份額面臨較大挑戰。
多重壓力下,小罐茶要做的便是甩掉浮夸營銷的帽子,回歸產品本真,以極簡主義產品策略定義新式茶飲。這樣才能真正與年輕人做朋友,多元化路線才有支撐。
十年零利
迎合送禮需求。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大部分消費者購買茶葉禮盒用于送禮,其中個人送禮和公司送禮的比例分別達到85.6%和42.2%。茶葉禮盒的送禮場景一般分為商務送禮和節日送禮這兩個大方向。
在茶葉消費中,小罐茶自認掌握財富密碼,主打“送好茶”需求,通過統一等級及價格的方式,提升品牌辨識度,滿足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商務往來等場景下的送禮需求。
高定價。作為新晉網紅,小罐茶在價格定位上區別于其他品牌,40g的小罐茶金罐售價為499元,折合為每斤超6200元,被外界質疑品質與價位不對等,由消費者為品牌溢價買單。
賺錢難。報道顯示,小罐茶2018年零售額20億元,基本達到盈虧平衡;曾預測2019年盈利,但遭遇輿論風波以及疫情影響;2021年營收10億元左右,較2018年下跌50%。
杜國楹算過這樣一筆賬:本質上小罐茶6000多塊一斤的市價,刨除給渠道的分配、原料、加工制作、市場推廣和人工等費用,只剩下5%的凈利潤。而市面上常見的凈利潤在8%-10%左右。
根據媒體報道,小罐茶北京區域負責品牌加盟的相關人士透露,基于已有門店加盟,針對多泡裝需繳納5000元保證金,首批進貨2萬元就能獲得小罐茶一年的品牌授權。而金罐系列保證金為1萬-2萬元,首批進貨額為5萬,總體算下來純利潤空間約為35%-40%。
融資之路不暢。企查查顯示,2016年至2019年,小罐茶共完成五輪融資。2019年后,小罐茶未獲得新一輪外部融資。杜國楹在今年6月一場直播中透露,小罐茶“過去十年的凈利潤是0。”
營銷翻車
制造稀缺感。在營銷過程中,小罐茶不斷強化產品象征價值,將小罐茶產品與八位制茶大師深度綁定,宣稱花了3年多的時間,找到了8位泰斗級制茶大師,每一罐茶都是由大師手工制茶。
玩噱頭翻車。2019年初,大師制茶風波爆發,挑戰小罐茶品牌形象。有媒體推算,按照2018年20億元營收計算,八位大師每天要炒近1500斤茶葉。小罐茶也因此飽受收智商稅、過度炒作質疑。
非“大師作”。成為眾矢之的后,小罐茶沒有放棄綁定制茶大師,改口“大師作”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并非大師手工去炒茶,還將原來“八位制茶大師手工制作”等口號改為“8位制茶大師,敬你一杯中國好茶”。
虛假宣傳歷史。作為小罐茶之父,出身銷售的杜國楹,此前創立背背佳、好記星、8848、E人E本等產品,虛假宣傳風波不斷,被戲稱“小時候穿背背佳,上學買好記星,工作用8848和E人E本,如今喝小罐茶,才是成功人士”。
其中,背背佳U8號稱“可使后天性的適度骨骼變形恢復正常生理結構”,讓信以為真的學生錯過治療時機;“終身免費呼叫老師”的好記星,卻要求用戶購買后付費使用該服務;宣傳“荷蘭進口小牛皮”的8848手機被用戶發現皮革粗制濫造。
標準化之困。2017年,小罐茶投資15億元建設茶葉智能工廠,2018年在上游茶葉種植端完成生態茶園布局,并在全國各茶產區設立6個初制工廠,形成“6+1”工廠協作布局。
越來越重的小罐茶,沒能逃脫手工制作特色與標準化工藝之間的矛盾。茶葉是門靠天吃飯的生意,高端茶葉受天氣影響,品質和產量每年起起伏伏不穩定,難以實現上下游一體化、標準化。
被動降維
急于多元化。高端化戰略磕磕絆絆,小罐茶亟待開辟第二增長曲線,提升外部投資者的期待值。杜國楹在去年9月采訪中表示,小罐茶未來的三個業務方向是原葉茶、方便的茶和茶飲店,正計劃籌備一個茶+餐+酒的新業態店。
沒過多久,小罐茶的多元化產品矩陣變形,陸續關閉茶飲店和茶飲料的項目,杜國楹聲稱,未來十年只做原葉茶。產品布局戰略性收縮,小罐茶出海也是雨點小。
早在2018年,杜國楹就表示小罐茶要代表中國茶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小罐茶面臨“雷聲大,雨點小”的窘境,并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動作。
走性價比路線。小罐茶從高端市場下沉,將目光轉向消費能力有限但體量龐大的年輕人群體,2021年邀請演員王凱代言,今年6月突出主打性價比的子品牌-茶幾味,爭奪平價市場。
跨界聯名。小罐茶布局跨界聯名,與傳統老字號“五芳齋”合作推出“茶+粽子”的禮盒,與恭王府聯合推出“天下第一福”春節定制福茶,瞄準年輕用戶精準營銷,分擔品牌塑造和傳播的成本。
年輕人黑紅。試圖向年輕人靠近的小罐茶,未贏得年輕人的青睞。打開B站搜索“小罐茶”,“賣出如此高價”“是不是智商稅”“杜國楹:中國最會割韭菜的人”等鬼畜剪輯視頻映入眼簾。
傳統茶企加速。隨著小罐茶的異軍突起,大益、八馬、瀾滄古茶、竹葉青等品牌茶加速擁抱線上電商平臺,在創意和技術上下功夫,借助優勢品類力量打造高端品牌,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搶奪小罐茶市場。
新品牌圍攻。小罐茶的走紅,吸引一眾新消費品牌進軍原葉茶市場,膠囊茶語定位于“女生茶”,ONCHA標榜與40多位匠人大師合作,茶里ChaLi、茶小空等新品牌接連獲得融資。
此外,tea'stone、隱溪、煮葉等中式茶飲通過高品質沉浸式的飲茶空間來招攬消費者,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茶顏悅色等拓展茶飲品類,推出茶禮盒、即飲茶品、茶袋等產品。
存量競爭。將小罐茶視為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個項目,杜國楹帶領小罐茶走上高價神壇,架不住消費者“用腳投票”,推出中低價產品換取更大的消費市場,面臨競爭的激烈程度并不減弱。
靠營銷打天下的路不會走長遠。杜國楹尚能在PPT中描畫更多商業愿景,但如今的消費環境早已不再是背背佳時代。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產業科技
共94篇文章
聚焦科技力量賦予各類產業的升級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