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迎來系統性改革:管理費與業績表現掛鉤,業績差的基金經理降薪
-
收藏
0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曲奇
5月7日,證監會公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下文簡稱“《方案》”),標志著超30萬億元的公募基金行業迎來系統性改革。
當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方案》重點有4個“突出”:突出強化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突出增強基金投資行為穩定性;突出提升服務投資者的能力;突出發展壯大權益類基金的工作導向。
招商證券、國泰海通等機構認為,《方案》通過長期考核、收益率與基金管理費率掛鉤等機制強化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督促基金公司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有利于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主動權益投資者盈利占比僅19%
近年來,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快速發展,但權益類投資者普遍獲得感不高,基金公司通過收取管理費“旱澇保收”而基民不賺錢的現象長期有較高的談論度。
截至2025一季度末,我國主動管理類權益基金規模34,565億元,權益類指數基金規模34,983億元,權益類基金合計69,548億元,占公募基金行業整體比重為 22.0%。
當前,權益類指數基金的規模已超過主動權益類基金,既因為過去兩年市場大力推廣指數權益產品,還在于過去3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普遍虧損,給投資者帶來了較差的投資體驗。
根據申萬宏源的報告,自2021年9月以來,主動權益公募盈利客戶占比不斷下滑,盈利客戶占比一度跌至7%。2025年一季度末,主動權益公募盈利客戶占比為19%,處于歷史底部區域。

實際上,過去,無論是1-3年的中短期還是5—10年乃至15年的長周期,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投資者都難以跑贏滬深300或主動權益基金平均回報。
根據晨星公司統計,截至2025年4月末,絕大部分的主動股基收益率在短、中、長期內均難以跑贏滬深300指數,也難以跑贏同類被動股基。
截至2025年4月末,僅有30.6%、24.7%的主動股基在過去1年內、過去3年內跑贏滬深300。隨著投資時間拉長,在過去5年和10年內,分別有57.7%、73.9%的主動股基跑贏滬深300。

招商證券研報中提到,景順長城、富國、交銀施羅德共同發布的《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過去十五年間,主動股票基金業績指數年化回報率高達16.67%,但三家管理人旗下主動股票基金歷史全部個人客戶賬戶平均收益率僅為8.85%。
建立與基金業績表現掛鉤的浮動管理費收取機制
為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而基民不賺錢的現象,《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優化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收費模式。
對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推行與基金業績表現掛鉤的浮動管理費率收取模式,對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資者,根據其持有期間產品業績表現適用差異化的管理費率。
持有期間產品實際業績表現符合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的,適用基準檔費率;明顯低于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的,適用低檔費率;顯著超越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的,適用升檔費率。
根據招商證券研報,截至2024年底,全市場實行與業績表現掛鉤的浮動費率公募基金產品(含資管計劃轉型公募基金)共 65 只,與規模掛鉤和與持有期掛鉤的浮動管理費率產品分別為3只和9只。

從收益率來看,與規模掛鉤的3只產品和與持有期掛鉤的9只產品,自成立以來均跑贏了業績基準。
招商證券認為,浮動管理費機制旨在關注產品的相對收益水平,以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表現確定管理費率,與投資者利益綁定程度較高,更有利于基金經理進行長期投資布局,追求持續業績。產品業績表現與費率掛鉤,浮動費率基金由試點轉常態,突出了“扶優限劣”的特征。
申萬宏源認為,若浮動管理費全面鋪開,“規模提升+投資業績達標”才可能實現基金公司和投研人員回報提升。投資業績對公募基金商業模型的影響,從滯后體現影響(過往業績會影響后續規模擴張)轉為同步體現影響。
3年跑輸業績基準10%的基金經理降薪
《方案》中比較受投資者關注的一條措施是對基金經理的薪酬管理。
《方案》要求督促行業加大薪酬管理力度。嚴格落實基金公司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對于嚴重違法違規的責任人員薪酬依法予以追索扣回。
對三年以上產品業績低于業績比較基準超過10個百分點的基金經理,要求其績效薪酬應當明顯下降;對三年以上產品業績顯著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基金經理,可以合理適度提高其績效薪酬。
根據國泰海通統計,從所有公募基金的角度來看,歷史上3年期間累計跑輸業績比較基準10%以上的比例較低。
2017年至2025年4月底期間,所有公募基金3年累計跑 輸業績比較基準10%以上的平均占比為15%左右。該比例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會有所波動,在 2024 年底時(業績考察期即2022年至2024年),該比例一度提升至34%,但在2020年、2021年等市場環境中,該比例不到4%。
就主動權益基金而言,2020年和2021年,主動權益基金相比業績比較基準,3年累計跑輸10%以上的比例不到5%。A股市場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持續下跌的背景下,過去3年主動權益基金累計跑輸業績比較基準10%以上的比例一度高達64%。
國泰海通認為,未來隨著《方案》落地,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波動將會降低,超額收益將更加穩定。

此外,針對“限薪令”,申萬宏源認為,與市場此前預期相比,政策更加柔和。此前行業普遍認為公募績效薪酬只有調降,沒有正向激勵。而此次政策保留了對超額收益突出的基金經理正向激勵。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309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