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助貸業務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助力互聯網助貸業務發展
-
收藏
0
分享
收藏
與會人員還圍繞促進互聯網助貸業務規范健康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
6月2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稱“協會”)在京召開互聯網助貸業務健康發展工作交流會暨《中國互聯網助貸業務發展研究報告》發布會。
會上,協會發布《中國互聯網助貸業務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與會人員認為《報告》厘清了互聯網助貸業務的邊界及定義,詳細梳理了我國互聯網助貸業務的發展歷程、業務模式、存在價值、風險挑戰及國內外經驗,提出了務實可行的政策建議,為后續深入研究解決助貸業務痛點難點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會人員還圍繞促進互聯網助貸業務規范健康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螞蟻集團、京東科技、奇富科技、樂信等從業機構介紹了助貸業務開展的實踐、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就行業信息統計、從業機構備案管理、金融小程序備案管理、抵御互聯網金融領域黑灰產等工作提出了建議。
協會副會長、百行征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曉蕾指出,征信機構的主要作用是客觀呈現借款申請人的信用狀況,提供給放貸機構做信貸決策參考,要充分保護信息主體的知情、同意、異議等個人征信權利,壓實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的主體責任。
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和金融市場司相關業務負責同志肯定了協會在互聯網助貸領域的研究工作,要求各從業機構嚴格落實有關個人信息保護和征信業務管理的相關要求。
協會副秘書長楊農在會議總結時指出,互聯網助貸具有業務鏈條長、參與主體類型豐富、涉及監管部門多等特征,協會要勇于迎接挑戰、主動作為,認真研究吸納從業機構的建議,嚴格落實監管部門的要求,以《報告》發布為契機,加快建立健全對助貸業務進行自律管理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行業與監管的橋梁紐帶作用,為促進互聯網助貸業務健康良性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派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派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助貸奔向持牌,通道費翻倍增長
對于實力較強的助貸平臺,收購牌照被納入公司戰略優先級,因為它們想自己持牌,擴大業務范圍和規模。另外,貸超和助貸在持牌的情況下,也能避免法律上的合規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