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入尷尬循環的哪吒汽車
-
收藏
0
新能源安全問題正在持續挑戰用戶的心理底線。
最近,有行業黑馬之稱的哪吒汽車被爆在廣東深圳坂田科技生態園內,一輛哪吒S 新能源汽車在充電時起火自燃。盡管哪吒官方回應還在調查中,但此次起火也再次挑起大眾對新能源汽車質量安全問題的關注。
圖片來源:網絡
不論哪吒最終調查結果如何,此次起火事件,仍不能掩蓋哪吒在2022年產品交付情況上的亮眼表現,而且你也很難想象哪吒汽車居然在交付量上能超過蔚小理,走在行業新勢力的前排。
2022年全年,哪吒汽車累計銷量超過了15萬輛,同比增長118%。成為首個年銷量突破15萬臺的新勢力品牌,也邁上銷量的第一梯隊。
從大數上看,哪吒汽車似乎大有起飛之意,但落到細節,卻是從去年11月以來,連續三個月交付量環比下滑。
2022年11月哪吒交付量15072輛,環比10月18016輛下滑近3000臺;
12月交付量僅7795輛,環比下滑48%;
再到今年1月,哪吒汽車共交付6016臺,環比再度下滑23%。
交付領先卻幾乎無大資本站隊
從成立年限來看,哪吒汽車作為合眾新能源旗下汽車品牌,成立于2014年,算是新勢力造車品牌中較早成立的一家,但直到近兩年才憑借銷量表現逐漸被外界關注。
不過,成立時間早并不能改變哪吒汽車當前的經營困境。
整個2022年,哪吒汽車交付情況領先一眾新勢力品牌,但市場也不乏質疑。
一方面,據證券日報報道,2022年7月以來,哪吒汽車月度銷量與上險銷量之間差額較大;其中,10月銷量18016輛,上險量僅9832輛,兩者相差8萬多輛。
因此,哪吒亮眼的銷量表現,也被市場質疑多少存在一些水分。
另一方面,哪吒的資本結構跟其他新勢力略有區別。
從股權結構來看,哪吒早期以地方產業基金為主導,而非機構,因此不論是投資規模還是資源供給均存在一定局限。相比之下蔚小理則以機構為主,因此資本層面,也更具規模優勢和持續性。
即便到目前,根據天眼查披露的股東結構來看,哪吒汽車也鮮有機構身影。
不過從公開信息來看,2021年10月,360斥資29億入股哪吒汽車,成為二股東,算是為數不多能叫得上名字的投資機構,只是這位大股東承諾的資本只兌現了19億元。
融資規模方面,從哪吒汽車去年7月份披露的D3輪融資情況來看,該輪融資超過30億元,而整個D輪的融資接近100億元。
根據天眼查披露數據,除去2019年和2020年的未披露融資規模的B輪融資,以及2022年6月未披露規模的一輪股權轉讓,截至2022年7月,哪吒汽車累計融資規模近180億元,只是對于燒錢維生的新能源新勢力們而言,多少有些寒酸。
圖片來源:天眼查
盡管哪吒并未披露最新融資情況及公司現金流情況,但從截至D3輪的融資表現來看,不到200億的融資規模,對于燒錢維生的新能源新勢力們而言,多少有些寒酸。
為了獲得更多更穩定的融資流入,以及蔚小理、零跑等紛紛完成上市的壓力下,當然也不排除股東壓力,哪吒汽車也在積極尋求上市。早在2020年,哪吒汽車就表示計劃2021年在科創板IPO,但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如愿。
但哪吒汽車的上市日程并未取消,最新工商信息顯示,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已經從“有限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并新增多名股東,此舉也被市場解讀為通過股權調整為上市鋪路。
為了推動其早日完成股改,360作為二當家還“慷慨”放棄了包括贖回權、優先收購權、追加投資權、清算權(附條件生效)等特殊權利。這波操作是對哪吒汽車的支持,但也可以解讀為對哪吒汽車的信心缺失,希望通過上市盡快出清資產。
低端印象限制哪吒摸高中高端?
此外,哪吒汽車還有一點跟其他新勢力不同,哪吒汽車在業務模式上存在一些ToB屬性,這也是哪吒汽車第一桶金的來源。
公開報道顯示,在哪吒汽車推出哪吒N01和哪吒U時,早期金主桐鄉市都進行了采購,用于公務用車。哪吒汽車后又在宜春、成都、杭州等地投放車輛超3000輛哪吒汽車用于網約車、出租車等。
張勇曾向媒體表示,他們的第一代車哪吒N01在B端市場的銷量占比超過50%多。
不過新能源畢竟是一個C端主導的市場,僅靠B端很難撐起公司規模,而且在品牌端也容易留下低端印象,這一點在近年來哪吒進軍中高端市場時表現出的阻力尤為明顯。
對此,哪吒也在通過低價換規模的形式加大C端布局,到目前哪吒C端用戶占比已經在90%以上。而為了打入中高端市場,哪吒除了現有定價8-21萬的主力車型哪吒U和哪吒V,也于去年推出定價20萬起步的哪吒S。
只是單純提價并不能改變市場對哪吒的低端印象,哪吒S一經推出便受到不少用戶對其定價的質疑。
此外,從黑貓投訴等平臺來看,關于哪吒汽車服務差、品控差等問題也屢被提及。若服務和產品力無法跟上,單獨提高產品售價,恐怕也很難讓哪吒擺脫低端印象。
而且隨著新能源行業行至中段,市場進入耐力賽階段,品牌的固化印象將更加深刻,從這方面來看,留給哪吒的時間著實不多。
若布局中高端失敗,疊加特斯拉、小鵬等中高端品牌開始降價,對哪吒布局中高端無疑是降維打擊。
只是資本市場并無大機構青睞,且估值持續縮水,以及仍未能盈利的經營局面,也意味著哪吒相比其他新勢力品牌更加艱難。
據晚點LatePost報道,2022年7月獲得D輪近100億元融資后,哪吒估值達250億元。而據360披露的哪吒持股情況中,最新持股比10.72%,對應賬面價值11.53億元,照此計算,哪吒估值約108億元。也就是說半年不到,哪吒估值縮水過半。
經營方面,盡管低門檻的經銷商準入策略讓哪吒汽車快速打開全國市場,并在交付情況上遙遙領先,但哪吒至今尚未盈利。
據三六零公告披露的數據,2020年,哪吒汽車營收12.97億元,凈虧損13.21億元。2021年實現營收57.35億元,凈虧損29億元。按照哪吒汽車2021年累計交付69674臺的數據計算,單車虧損超過4萬元。
從大局來看,當前的哪吒似乎正在走入一個尷尬的閉環。
即缺乏資本支撐無法在技術及市場層面叩開中高端市場大門,導致哪吒在低端市場越走越遠,盈利壓力越來越大,而隨著行業步入中段,資本布局逐漸固化,能夠留給哪吒的資本也越來越少,由此循環往復。
不過對于哪吒而言,或許還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強化供應鏈管理,持續深入中低端市場,通過成本壓縮生存下來;
另一條則是加速出海,與其在國內市場苦苦掙扎,或許海外還能有更多機會。
只是時間不等人,缺乏資本支撐和自我造血能力的哪吒汽車,兩條路都有些困難。如果能夠順利上市,或許可以讓哪吒汽車有一個新的開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哪吒汽車掉隊,近八成新能源品牌未完成年度銷量目標
2023年,車企“以價換量”的價格戰幾乎持續了一整年,但是從各家車企銷量目標完成情況來看,結果并不理想。正在進入尷尬循環的哪吒汽車
只是時間不等人,缺乏資本支撐和自我造血能力的哪吒汽車,兩條路都有些困難。如果能夠順利上市,或許可以讓哪吒汽車有一個新的開局。造車新勢力銷量榜大洗牌,哪吒斗得過“蔚小理”嗎?
買一輛動輒三四十萬的新能源車不眨眼,這樣的人畢竟還是少數,而務實的人是大多數,他們可能更愿意選擇哪吒這個價位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