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未來兩年盈利,對零跑而言難度不小
-
收藏
0
作者 l 橙子
排版 l 勤燐
作為和蔚小理同時期創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零跑也在去年9月底成為第四家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
整個2022年,零跑累計交付量達到111168臺,同比增長超154%,排名第13,延續了持續增長的銷量狀態。
不過今年1月份,零跑開年銷量表現不佳,全月僅交付1139臺,同比下滑85.9%,環比下降86.6%,在所有新勢力品牌中排名靠后。
而且增收不增利的業績表現,以及困于下沉市場的經營大盤,讓現階段的零跑不僅無法擺脫燒錢圈地的市場現狀,未來成長性也飽受質疑。
此前安信國際在研報中表明:對比零跑汽車、蔚來、小鵬、理想的業績后可以發現,無論是從收入規模、盈利能力還是研發投入、單車收入等各個方面,零跑汽車均遠低于同行。
而零跑創始人朱江明在面對特斯拉降價、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場等于行業不利背景下,一度做出“2023年毛利將轉正,計劃在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的承諾。
只是這個承諾,怎么看都像是一個難以實現的愿望。
零跑增收不增利
2015年零跑汽車成立,盡管成立時間比理想晚一點,但也算與蔚小理同時期成長起來的新能源玩家。
不過在市場發展上,零跑與前排玩家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
號稱全棧自研的零跑,目前共有S01、T03、C11以及C01四款車型。
2019年,零跑推出S01,不過由于該款車型市場定位等諸多因素,整體市場表現一般,全年僅交付約1000輛。整個2019年,零跑僅實現營收1.17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虧損超9億元。
此后,零跑于2020年推出T03系列車型,也是推動零跑實現銷量領先的主力車型,廠商指導價5.98-7.58萬元,2022年該款車型實現銷量近6.2萬輛。
2020年該車型推出首年,低價策略便初顯成效,全年實現銷量10266輛,S01僅1125輛。推動全年營收同比增長439.74%,達到6.31億元。到2021年,該車型直接推動零跑銷量升至4.3萬多輛,帶動全年營收31.32億元,同比增長396.13%。
不過,低價策略下,零跑在獲得營收增長之際,也讓其遭遇更為嚴峻的虧損和低盈利質量問題。
2019年到2021年,零跑銷售毛利率分別為-95.73%、-50.63%、-44.30%,同期凈利潤從虧損9億多元,增至虧損28.46億元。
對此,零跑開始思考新的發展路徑,布局中高端車型。
2021年開始,零跑發布了定位中高端,定價17-30萬的C系列車型,包括首款純電SUV零跑C11和去年發布的中大型轎車零跑C01。
在2022年零跑銷售構成中,盡管T03仍占主要比例達到近6.2萬輛,但C11也實現銷量4萬多輛,成為零跑另一大主力車型。
似乎找準結構的零跑到2022年上半年便實現營收50.83億元,再度同比增長479.56%。即便如此,零跑仍未能擺脫虧損局面,上半年凈利潤虧掉24.44億元。
不過,得益于中高端車型的加入,零跑去年上半年銷售毛利率有所收窄,為-25.95%。
圖片來源:萬得股票
或許是來自中高端車型帶來的底氣,朱江明才做出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的承諾。
只是就目前市場現狀來看,要想在未來兩年扭轉虧損局面,難度不小。
零跑也很缺錢?
目前國內新能源玩家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傳統車企轉型,如比亞迪、北汽等;另一類則是以蔚來、小鵬、理想、零跑、哪吒等純為新能源而生的新興企業。
相比之下,前者有多年經營下的市場和燃油車托底,具備資金、市場、資源、技術等多方面優勢,因此發展迅速。在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上,前五名除特斯拉外,均為這類企業。
圖片來源:乘聯會
而新興企業,則面臨兩大困境。
一是受市場競爭格局影響,整體經營成本及市場拓展成本較高,普遍面臨增收不增利,甚至大幅虧損的局面。
不僅前文所述的零跑,蔚小理作為國內新興玩家的一線品牌,也面臨常年虧損問題。
二是整個市場兩極分化,高價高毛利的中高端市場品牌集中度較高,基本以蔚小理為主,其他品牌切入難度較大。
下沉市場盡管長尾效應明顯,能快速做大規模,但準入門檻不高,且市場毛利極低,也是現階段的“新能源陷阱”之一,絕非新興玩家的久留之地。
而且特斯拉作為新能源市場風向標,其價格或產品變動,均在牽引行業發展。隨著特斯拉降價效應持續傳導,整個新能源行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市場競爭格局。
這對本就在市場層面稍顯落后的零跑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另外,從企業本身來看,現金流作為當前新能源企業前進的核心推動力,零跑也無優勢。
零跑資產負債表顯示,截止去年上半年,零跑賬面貨幣資產僅30.98億元,且上半年融資現金流不增反降,凈流出1.28億元。
圖片來源:萬得股票
按照零跑當前虧損現狀,去年上半年零跑平均每個月要虧掉近4.1億元,照此計算,30多億貨幣資金,也就只夠半年多的虧損。
加上融資通路不暢,也就解釋了零跑的上市動機,畢竟有錢才能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未來。
只是資本市場對零跑似乎并不看好,上市首日股價便大幅破發,盡管最后股價回到41港幣的發行價,但上市次日,其股價便再度大幅下挫近22%,截至目前零跑股價仍在27港幣左右徘徊。
此外,新能源作為存在一定高技術密集型的行業,零跑雖號稱全棧自研,但在研發投入方面,卻較蔚小理、特斯拉等相去甚遠。
因此,市場也在質疑零跑的自主研發缺乏含金量和競爭力。
不過,好在背靠大華股份,零跑或許還能再跑一段時間。
至于未來兩年實現盈利,就目前來看,難度不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希望未來兩年盈利,對零跑而言難度不小
不過今年1月份,零跑開年銷量表現不佳,全月僅交付1139臺,同比下滑85.9%,環比下降86.6%,在所有新勢力品牌中排名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