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獲批籌建首家股份行AIC:注冊資本100億,將加大對科創企業支持力度
-
收藏
0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劉雙霞
5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準興業銀行籌建興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標志著股份制銀行正式進軍AIC領域。在國有大行主導的AIC陣營中,工、農、中、建、交五大行旗下機構展現出強勁盈利能力,成立八年間合計凈利潤從11.47億元躍升至183.54億元,增幅超15倍。
隨著試點擴圍及政策松綁,這類持牌機構正從傳統債轉股業務向科技金融領域轉型,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耐心資本"。

01股份行入場,興銀AIC獲批籌建
5月7日上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表示,金融監管總局支持符合條件的全國性商業銀行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稍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關于籌建興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的批復,同意興業銀行籌建興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名稱暫定)(即興銀AIC)。監管指出,興業銀行需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辦理籌建事宜,自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
興銀AIC注冊資本100億元,為興業銀行全資子公司。興業銀行表示,設立興銀AIC,有利于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實現對債轉股業務的專業化、市場化運作,降低企業杠桿率,加大對科創企業、民營企業支持力度。興銀AIC籌建工作完成后,興業銀行將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金融監管總局提出開業申請。
事實上,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此前在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透露:“興業銀行正在積極申請設立AIC,如果能夠成功申請,將會在科技金融上形成新的發展。”
WEMONEY研究室了解到,近年來,興業銀行將科技金融作為綠色銀行、財富銀行、投資銀行之外的“第四張名片”來打造,持續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截至今年2月末,全行科技貸款余額超萬億元。
興銀AIC是科技金融股權投資領域全國第六家持牌AIC。我國已成立“五大”AIC,母公司為工、農、中、建、交五個國有大行,全部注冊成立于2017年,至今已八年。
興業銀行之外,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也透露了AIC的申報進展,王良表示,“對招行來說,設立AIC公司非常有意義。目前正處研究、論證過程中,此類事項需要經過董事會流程的審批,如有需要公告的信息會及時公告。”
02 五大行AIC凈利8年增長超15倍,未來向科創“耐心資本”轉型
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Asset Investment Companies),是銀行設立的從事市場化債轉股業務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從成立背景來看,在2016年,為了化解金融風險,解決不良資產和杠桿率較高的問題,國務院發布《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拉開了新一輪債轉股的大幕,開始出現“債轉股實施機構”這一名詞,后逐漸演變成了金融AIC。
據了解,由于《商業銀行法》規定銀行不能直接持有企業股權,因此銀行將債權轉為股權,應通過向實施機構轉讓債權、由實施機構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的方式實現。
因而在2017年,我國成立5家金融AIC,且母公司均為國有大行,分別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工銀投資)、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農銀投資)、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銀資產)、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建信投資)和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交銀投資)。
根據監管要求,AIC需將不低于50%的業務聚焦于市場化債轉股,但近年來業務邊界持續擴展,涵蓋股權投資、資產管理、財務顧問等多元化領域。例如,工銀投資、建信投資等五大行AIC通過債轉股幫助企業降杠桿,同時以股權投資支持科創企業成長。
2020年以來,監管允許AIC在上海試點非債轉股股權投資,2024年試點擴至18城,2025年進一步覆蓋試點省份,同時推動AIC從“風險化解者”向“科創資本供給者”轉型。
從五大行AIC發展來看,去年五家AIC合計實現凈利潤183.54億元,同比增長1.04%,較2023年顯著放緩;其中,工銀投資2024年實現凈利潤最多,達到47.97億元,然后依次是農銀投資39.17億元、中銀資產36.80億元、建信投資35.31億元和交銀投資24.29億元。
數據顯示,自2017年成立以來,5家金融AIC合計凈利潤從2018年末的11.47億元增長至2024年末的183.54億元,增長逾15倍。
銀行AIC正從單一債轉股工具升級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資本載體。隨著股份行入場、試點擴圍及政策松綁,AIC有望通過“耐心資本”屬性,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退出慢”困局,成為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
猜你喜歡
興業銀行獲批籌建首家股份行AIC:注冊資本100億,將加大對科創企業支持力度
首家股份行AIC花落興業銀行,五大行AIC凈利潤8年飆漲15倍
WEMONEY研究室
共2724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