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消費金融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9.7%
-
收藏
0
WEMONEY研究室獲悉,近日中郵消費金融(以下簡稱“中郵消金”)交出了一份營收與凈利潤雙增的成績單。據郵儲銀行年報披露,中郵消金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5.41億元,同比增長8.5%;凈利潤8.04億元,同比增長54%,總資產規模達672.29億元,同比增長15.4%。
結合其2024年中期凈利潤同比下降4.8%的表現來看,下半年業績的強勁反彈或與不良資產處置及業務調整密切相關。
縱向對比近五年數據,中郵消金的營收從2021年的56.86億元增至2024年的75.4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9.7%,但凈利潤波動劇烈:2021年凈利潤12.29億元,2022年驟降至4.43億元,2023年回升至5.22億元,2024年進一步增長至8.04億元。利潤波動背后,信用減值損失的攀升是核心掣肘。2021-2023年,其信用減值損失從28.48億元增至47.87億元,占營收比重超65%,反映出資產質量惡化的壓力。
數據顯示,其不良貸款率從2021年的2.31%升至2023年的3.16%,逾期貸款率更在2023年達到5.85%。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長期高于65%,顯示不良貸款集中于長期逾期客戶。
為緩解資本壓力,中郵消金近年通過發行金融債券、拆入資金等方式融資。2024年7月,其發行20億元金融債券,票面利率2.1%,但負債規模持續膨脹,資產負債率已從2021年的88.87%攀升至2023年的89.85%,逼近監管紅線。與此同時,利息支出逐年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卻難以覆蓋,形成“以債養債”的循環。
中郵消金的業績表現亦是消費金融行業分化的縮影。2024年上半年,頭部機構如招聯、馬上消費金融凈利潤分別下滑21%和18%,而腰部梯隊中,寧銀消金、南銀法巴等憑借股東資源與策略調整,營收和凈利潤增幅均超100%。中郵消金雖以總資產規模位列行業第六,但凈利潤增速落后于部分腰部機構,凸顯其“規模擴張但盈利乏力”的困境。
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消費金融公司普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利率下行壓縮利差,線上獲客成本攀升;二是優質客群被傳統銀行分流,長尾客戶還款能力下降。中郵消金盡管通過優化客群結構、提升自營渠道占比(2023年自營業務占比29.25%)試圖破局,但其現金貸產品“郵你貸”占比仍高達96.19%,產品單一化風險突出。
消費金融行業正經歷從粗放擴張向精細化運營的轉型。一方面,監管趨嚴與風險暴露倒逼機構強化風控,如中郵消金在2024年啟動“資產質量保衛戰”,通過動態調整授信政策降低不良率;另一方面,場景金融與自營渠道建設成為競爭焦點,頭部機構如螞蟻消金通過生態協同實現快速增長,而中郵消金仍需擺脫對第三方渠道的依賴(2023年三方渠道占比54.69%。
(姜林燕/文)
猜你喜歡
中郵消費金融獲評“年度金融消保突出貢獻機構” 扎實推進金融消保工作高質量發展
憑借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中的卓越表現,中郵消費金融獲評“年度金融消保突出貢獻機構”。中郵消金召開2023年度創新表彰大會:申請101項發明專利,上線“郵遠見”大模型
4月25日,中郵消費金融成功召開了2023年度創新表彰大會,并舉辦消費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論壇。中郵消費金融2023年凈利潤5.22億元,貸款產品綜合利率下降0.73%
郵儲銀行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旗下中郵消費金融業績也一并對外披露。中郵消費金融啟動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引導市民理性消費
3月14日,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指導下,聯合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中郵保險廣東分公司在廣州海珠廣場啟動“3·15消費者權益日教育宣傳活動”。
WEMONEY研究室
共2660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