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罰單超千萬、高管接連“落馬”,江西銀行被誰“掏空”?
-
收藏
0
文|恒心
來源|博望財經
金融業批發市場亂象不斷。
接連兩日,交易商協會披露多家銀行在債券市場的違規情況,其中江西銀行赫然在列。
5月8日,交易商協會披露,經深入調查發現,包括江西銀行在內的5家金融機構存在債券代持交易等違規行為;次日,交易商協會另披露,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針對中國進出口銀行金融債券發行涉嫌違規行為,以及進出口銀行承銷業務涉嫌違規行為已開展自律調查。
其中,江西銀行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機構,為相關機構違規代他人持有債券提供了便利條件,開展涉事交易未反映真實或正當交易目的,內部未能有效識別交易風險或防范交易發生。對此,交易商協會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對江西銀行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全面深入整改。
作為江西省唯一一家省級法人銀行,江西銀行自然風光無限,但背后的瑕疵也不容忽視,此前1天連收13張罰單,2022年利潤同比下滑超2成,不良貸款也是猛增,高管接連“落馬”。
江西銀行這是怎么了?
01
2022年業績表現慘淡,凈利潤重回負增長
據公開資料顯示,江西銀行前身為南昌銀行,是在原南昌市40家城市信用社基礎上,由南昌市地方財政、企業法人與自然人共同發起設立,于1997年12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成立,于2018年6月便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江西省首家上市金融企業,在業務資質、經營網絡和品牌影響等方面表現出較為突出的競爭優勢。
截至2022年末,江西銀行設有營業網點實現江西省內地市全覆蓋,同時在廣州市和蘇州市設有兩家省外分行;持股5家村鎮銀行,控股江西省首家金融租賃公司江西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從業績來看,江西銀行2022年表現實屬慘淡。
雖然2022年江西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至127.14億元,利息收入同比增長5.13%至209.91億元,利息支出113.66億元,同比增長1.45%;但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卻同比減少25%至15.5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江西銀行凈利潤指標在近5年中除了2021年實現增長外,其余4年均下滑。
針對2022年江西銀行增收不增利現象,或源于資產減值損失大增所致。2022年江西銀行資產減值損失為73.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3.90億元,增長47.74%,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58.46億元,同比增長116.19%。
當然,江西銀行也在年報中做出了解釋,“由于2022年受經濟環境、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該集團不良資產增加。此外,考慮到當前經濟形勢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較多,基于整體風險形勢判斷,該集團對部分業務前瞻審慎地增提損失準備,以提升風險抵補能力”。
截至2022年末,江西銀行資產總額5155.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8%,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凈額3003.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96%;負債總額4687.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39%,其中吸收存款額3527.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1%。
除了盈利能力下滑外,江西銀行的資產質量也出現了明顯惡化,不良貸款余額、不良率均明顯增長。2022年末,江西銀行不良貸款總額67.81億元,上年同期為40.74億元;不良貸款率2.18%,較上年末上升0.71個百分點,明顯高于同期全國商業銀行1.63%、全國城商行1.85%的平均水平;撥備覆蓋率178.05%,較上年末下降10.21個百分點;逾期貸款總額148.2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9.79億元,逾期貸款占貸款總額比率為4.76%,較上年末上升2.66個百分點;逾期貸款主要為逾期1年以內的貸款,較上年末增加88.71億元,占比較上年末上升2.69個百分點。
02
1天連收13張罰單,內控管理不到位
除了業績下滑明顯外,江西銀行還頻吃罰單,最夸張的是,1天連收13張罰單。
3月3日,江西銀行南昌洪城支行因貸款管理不到位被罰款30萬元,同時萬義俊、馮秀成、曾堅輝因負直接責任而分別被處以警告。
事實上,這并非江西銀行首次被監管處罰。此前2022年8月,江西銀行還因存在未按要求使用格式條款等“十一宗罪”被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警告,并罰款324.5萬元,成為當周內收到的最大罰單。
根據監管罰單顯示,江西銀行涉及的違規行為包括:未按要求使用格式條款;未按要求向金融消費者披露與金融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重要內容;漏報投訴數據;未按規定向人民銀行報送賬戶開立、變更、撤銷等資料;未按規定收繳假幣;相關人員判斷和挑剔假幣專業能力不足;對外付出殘缺、污損人民幣;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
據不完全統計,江西銀行及分支機構在近兩年內被金融監管部門開出20多張罰單,被罰金額合計超1200萬元,其中不乏百萬級罰單。
2021年9月,江西銀行宜春分行因通過第三方公司與借款人簽訂虛假服務協議收取服務費,違規浮利分費;賬外收取2500萬元服務費并賬外列支被銀保監會宜春監管分局罰款100萬元;2022年6月,江西銀行蘇州分行又因流動資金貸款用途管理不到位、銀票貿易背景真實性核實不到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管理不到位被銀保監會蘇州監管分局罰款105萬元;8月,江西銀行宜春分行因貸款風險分類不準確、轉嫁成本被中國銀保監會宜春監管分局罰款60萬元,其中12人分別因對上述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而受到警告處分,1天收罰單13張。
03
高管頻繁落馬,掏空了江西銀行
古語有云,“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如今江西銀行身子“不正”,自然暴露出內控問題。
在江西銀行多名高管違法違紀的過程中,也掏空了江西銀行。
極為夸張的是,江西銀行一年內有4位高管相繼違法被查。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江西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曉明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原黨委委員、副行長黃文杰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立案審查調查,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按規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同時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原副行長兼董秘徐繼紅也因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辭職;萍鄉分行原行長馮亮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至于腐敗的程度有多嚴重,數據是最好的證明。在查辦陳曉明等系列腐敗案件過程中,幫助江西銀行止損挽損高達近12億元,其中,現金收回7億多,增加抵押物4億多。
“屋漏偏逢連夜雨”,上千封裁判文書也令江西銀行倍感“頭疼”。
就拿去年一起信托糾紛案為例,因江西銀行未按時足額支付管理費,被國民信托起訴至法院。
事情可以追溯至2018年,彼時江西銀行委托國民信托設立“嘉泰194期單一資金信托”,由江西銀行作為委托人/受益人,國民信托為受托人,江西銀行委托國民信托將其交付給國民信托的資金用于向中信國安發放信托貸款6億元。
上述信托已在2020年5月到期終止,但江西銀行卻不向國民信托支付信托管理費70.98萬元。對此,江西銀行給出的理由是,“國民信托已于2019年12月25日單方面提出終止信托,而且也未按約定履行信托財產現狀分配及清算義務。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20日期間的信托管理費系國民信托拖延履行義務導致的結果,江西銀行無需支付。”
但法院認為,涉案信托計劃于2020年5月終止,國民信托已履行全部合同義務,江西銀行未能支付剩余信托報酬,已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被判支付國民信托信托報酬70.99萬元。
被掏空的江西銀行,還有什么故事可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博望財經
共209篇文章
有深度的財經媒體,解讀不一樣的財經事件。
最近更新文章
-
深扒《繁花》金主麥吉麗:被藥監局點名,疑似涉及傳銷
2024-03-19麥吉麗 -
凈利潤大漲難改股東“提款機”命運,百麗時尚再沖港交所只為“還債”?
2024-03-14百麗